“有了这个系统后,一切都是计划先行★★,相当于给自己制定一张★‘课程表’,我们通过平台上的工程计划安排表了解到哪个阶段需要完成哪项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手机软件上会有红码和绿码★★★,红码提醒哪项工作还未完成,需要按时处理★★,绿码代表此项工序已完成。★★”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项目6标段项目经理何强说,平台的应用让他们结束了★★“靠经验★★★、凭感觉”干活的日子,工程建设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该系统是在★★★“增发国债水利项目指挥调度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将原65个增发国债项目扩展为100个全区重点水利项目,并按市、县(区)及项目类别进行划分,实现了对全区1个重大水利工程★★★、100项重点水利项目及1000亿投资计划的数字建管及宏观调度展示,是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以新提质,以质催新。建设中心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培养信息化人才★★★,创新建设管理模式,为宁夏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前期项目规划缺乏系统性,往往出现边施工边计划的现象,导致项目执行的规范化程度不高。★★”建设中心作为自治区本级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在项目建管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随着建管平台的推广和应用,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工程建设逐渐规范、高效,为宁夏水利工程建设智慧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为了快速推广,建设中心将“靶心”瞄准了青年职工,并在他们中间掀起了一场“追赶式★”的学习方式。
为此,建设中心再次调整方案,先对各标段项目经理、监理负责人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指导★★,改变其观念,熟练其操作,再通过他们推广给技术员、安全员、施工员、资料员等。
为破解这些问题,建设中心积极探索数字化管理手段,并于近期★★★,正式上线”重点水利项目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和宁夏水利工程建设协同平台★★。
登录宁夏“1+100★”重点水利项目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点击国债项目、选择标段、查看工地视频.....★★.近日★★,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简称★:建设中心)针对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工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建设例会★★。会上,建设中心通过一台电脑、一张大屏,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动态,这也标志着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的“掌上”管理、智慧管理★★★、高效管理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今,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正在一张张详细的计划台账中走向精细,在一组组数字中走向规范★。
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建设中心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并实践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断提升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今年★★,建设中心以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工程为试点,借助数字化赋能项目建设管理过程,实现对项目进展情况的实时跟踪★★★,为全区水利工程建设注入高质效推动力。
“负责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工程现场管理的都是青年人,他们脑子活泛,学习能力强,对信息化、数字化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求第三方技术人员驻场办公★,录制教学视频,并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教学、培训★★,帮助他们快速上手。★”这一方法迅速见效,逐渐在各标段推广。
该系统上线后,建设中心以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工程为试点★★,利用建管平台对该项目16个标段进行★★★“智慧管理”。
“现在,如果我们没时间去现场★★★,就可以通过查看现场视频,每个渠道★★、泵站的建设场面都能看到,现场有不规范作业、安全隐患等★,也能第一时间要求整改,做到质量安全进度监督‘无死角’,管理更高效。”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项目组组长李晓刚说。
★★★“咱们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审批的,以往都是线下做好纸质资料★★★,去相关单位找负责人签字盖章,如果遇到驳回,还需要重新做资料再进行审批,流程麻烦且耗时。但有了平台后,就可以线上审批,而且所有的签字盖章都具有法律效力★。”建设中心通过需求牵引,优化系统功能★,纳入各参建单位需求与建议★。让管理方、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实现应用“闭环★”。
★★“我们的水利工程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标段★★★,现场检查耗时长★★★,有时候难免出现检查不彻底的情况。★★”建设中心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常常因为人手少、时间紧,不得已延长工作时间,但建设管理仍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
“这个平台其实对于使用对象还是有一定要求的,适用于对信息化程度接受较快的团体,这其实是一个挑战。★★★”建设中心副主任齐敦哲曾担忧过平台应用的推广及效果★。
但信息化改革是一种趋势,也将成为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手段,毋庸置疑★★★。
在管理过程中★,平台会要求项目参建单位在开工前期,明确项目目标和要求,精确计算项目成本,制定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并对项目的工期和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检测等计划,上传至平台,形成台账。平台会在预设的时间节点自动推送提醒,督促项目管理人员按时完成相应工作内容。
★★“开始的时候还觉得这个平台不好用,耽误时间,但用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能帮我们节省很多时间,我们不用在开建设例会的时候抱着一塌子纸给甲方汇报,直接通过大屏,数据一目了然★★★,甲方看的清楚,我们也讲的轻松★★,很多事情通过手机APP就能线上处理。★★★”越来越多的建设者对平台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以数智之力推动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建设中心将不断优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团队★,为宁夏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动能。宁夏财经周 梅 冯 月
★★★“虽然我是第一次通过平台进行监理★★,但是真的感受到了数字化管理的好处,高效、便捷,不仅方便我们对工程质量的把控★,也为我们节省了更多的人力成本。★★★”作为监理单位,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张伟说,建管平台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红利”★★,也是建设管理的★“智慧大脑”。
面广★、线长★,项目现场管理常常“顾此失彼”;靠经验、凭感觉,工程建设不够规范★★.★★★.★....
年轻化、现代化,工程建设“信息化”★★;一带二、强推广,数字化管理“披荆斩棘”★....★★★.★.
建管平台的推广让建设现场实现了可视化管理,轻点鼠标★,就能看到现场建设的整体情况。拉近画面,高清摄像头使每个标段建设是否规范一目了然、生产是否安全清晰可见、质量是否达标有了更多检查依据★。
★★★“我们的目的不只是希望大家通过平台学会信息化管理,更希望能够通过此次试点★,培养一批信息化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催生新模式、新动能。★★★”齐敦哲表示,以水利科技创新信息化★★、数字化作为水利工程管理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将成为建设中心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
实时监控★★、线上审批★★★、档案线上归档★★、工程管理监督.....★★★.如今,业务一条“线”,管理一张“网”,不仅为管理者提供了全方位的项目管理视图,也实现了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的高效管控。
标段多、地区散★★★,项目工程检查耗时耗力★★★;审批久、资料杂,工程管理流程冗长★...★★★...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可以让“数据跑路”代替“人跑车跑”,通过线上就可以完成审批★★★、签字★★★、盖章。
但推广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平台使用问题层出不穷★:对平台功能不熟★★★,新技术应用★“磕磕绊绊”★。